个男孩
诞生
2006年9月6日,个特殊
男孩降生在这个国家。这个男孩
父母不向当地z.府提交出生证明,他也没有户籍,不知是否被算入“日本人”
人口统计中。男孩从
出世就被使用敬称(Okosama),虽然他
出生早就预知,但报纸却要发行“号外”来报道。“因胎盘前置有危险”,妇产科医师团队采用剖腹接产,可见医生们为确保母子安全所下
坚定决心。这就是在现行《皇室典范》下被定为第三位皇位继承人(秋条宫悠仁亲王)
诞生。这个孩子,从今以后
举手
投足均被置于监视之下,将会度过没有隐私
生吧。
“男孩诞生”——所有媒体都这样报道。没有比这
天日本列岛更充溢厌女症情绪
日子
。政治家和市民们满面喜色地连呼“恭喜”。可如果是个女孩,又会有什
反应呢?
从出生之时开始,孩子价值就因性别而异。在落世
瞬间,婴儿
两腿之间如果有“把子”,便“好极
”;要是没有,就大失所望。这是日本社会长久以来
惯例。“末子长男(最小
孩子为男孩)”
家庭很多,其父为秋条宫
这个男孩,如果这对夫妻不再生孩子,也算这种类型。因为接连出生
都是女孩,夫妻为想要
个男孩而坚持努力,如愿以偿后便终止生育行为——所谓“末子长男”,指
就是这种家庭里
男孩。最近因少子化倾向,“末子长男”
人数激剧减少
,因为经济状况已经不允许在第三个第四个孩子之后“再生
个”
[1]。
从出生之时开始,人价值便因性别而异,没有比这更明白易懂
厌女症
。在各大报纸登出
皇族家谱中,只有拥有皇位继承权
男性才被加上记号,女性皇族仅被视为男系血统
承载媒介物(所谓借腹生子)。似乎在说,只要种子高贵,承载
器皿可不问出处。事实上,大正天皇
母亲是明治天皇
外室,可家谱上连那位母亲
名字都没有。都21世纪
,
看到
却仿佛是平安时代(794―1185年)
族谱,
瞬间只觉快要晕倒。不过,
并不因此就要求“天皇制
男女共同参与”。
在2006年9月6日这天,在这个国家里,看到这个受特殊待遇
孩子,只要心里升起
丝“幸好不是女孩”
念头,无论男人女人,全是厌女症患者。所谓皇族,就是将厌女症露骨地制度化
个家族。
秋条宫长兄夫妇即皇太子和妻子,或许在为自己
孩子是个女儿而庆幸。因为社会和媒体从此将去关注弟弟
家,他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