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从女儿将来或许要“继承家业”压力中逃避出来,从不孕治疗中解放出来,终于可以期待今后能稍稍自由地养育女儿
。对于除
死亡以外没有退位和脱离皇籍
自由
皇太子(与其妻),这也许是值得欢迎
事。可是,代价是兄弟之间
力量关系
逆转。只因孩子性别不同,父母地位
高低强弱也随之转换。难道是平安时代吗?
不由得再次失语。
以厌女症为核心机制社会,被称为父权制。在父权制社会,人们通常有喜好男孩
倾向。不但在出生之后,有时从出生之前
胎儿阶段就开始筛选。更现代
方法是在受精之前就决定性别。在生殖技术中,生男生女
区分是最简便
,只需用离心分离器将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精子选出即可。这种
目
然
选生男孩,在统计数据上表现为出生时
性别比例。发达国家
自然出生性别比例为男105比女100。但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中国,2009年
数据是119比100,男孩比例严重偏高。从医学
角度来说,有依据可以判定这个数据背后无疑有人为操作
因素。在中国,女孩或许是在精子阶段被筛选、在胎儿阶段被抹杀、出生之后不被欢迎
存在。
在东亚儒教圈日本、韩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里,只有日本在选生男孩
问题上显示出不同
倾向,这三个国家都出现
少子化倾向,但对“如果只能生
个,希望男孩还是女孩”
持续性社会问卷调查中,韩国和中国至今仍然是压倒多数选择男孩,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选择女孩
人数就超过
男孩。不过,如果就此便下结论说日本
男女平等度提高
,则是过早。这个现象应该这样来解释:在日本,
方面,人们对养育孩子没有信心,男孩教育费用负担沉重,另
方面,对高龄化社会
不安使人们期待女儿将来照顾老人(超过儿媳),这些因素导致孩子从“生产资源”变为“消费资源”,所以,日本进入
个“养女儿更轻松”
时代。当孩子成为不能期待收回养育投资成本
“消费资源”以后,“生女儿更能轻松地享受育儿
乐趣”
想法,反过来证明
养育孩子
负担之沉重,与此相反,在孩子被视为“生产资源(将来可能收回投资成本并从中获益
手段)”
社会里,生男选择还会跋扈横行。对于日本皇室,男孩显然是“生产资源”。
皇室从何时变得厌女
皇室是从什时候变成厌女症
?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皇室在历史上并非从来就是厌女症,让
们在这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