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女性、贬低女性心理,由父亲塑造,从母亲传给女儿。”〔饭岛,2006:12〕
本应是厌恶父亲批判母亲女儿,成长以后,在自己
婚姻关系中,又与结婚对象重演“母亲对父亲
关系”。
她回顾道,“本来,驱使原动力,是从自己受到
性别歧视、性别压抑(中略)中逃离出来,可那其实是
种忌讳女人、与男人同化
欲求,(中略)自己心中
欠缺感,化为憎恨,化为迷途
上进心,也化为对同性
轻蔑,并让
投入性行为。”〔饭岛,2006:20〕
这种对父亲反叛和侮辱,在有自伤倾向
“援交少女”即十多岁
卖*少女身上也能看到。她们将与父亲年龄相仿
嫖客视为“父亲
代理人”,把自己
身体供奉给这些男人
低劣卑贱
性欲,将属于父亲而父亲又绝不能玷污
“女儿
身体”像扔进臭水沟
般让男人们随意玷污,通过这种方式,她们实现向父亲
复仇,当然,她们
复仇只能用自伤自罚
方式,这正是作为绝对弱者
女儿们选择可能性
狭小之处。
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早已指出这个问题,他把这种机制称为“自身份确认
否定性形成”。他注意到,在青春期少女
“自
身份认同扩散综合症”中,可以看到她们
带着绝望感
尝试,有
少女走向卖*,通过越轨行为来惩罚“什
也不是
自己”,从而确认“还是点儿什
自己”,他还注意到,这些少女大多出身于牧师、教师类家庭,父亲有权威性和压制倾向。在父亲面前弱小无力
她们,通过自伤自罚向父亲复仇。
们可以发现,埃里克森指出
事实,与清水千奈美在《不能告诉父亲
事》〔1997,2000〕[9]
书中揭示
现象很相符。清水从她
信息提供者
报告中发现,在思春期由于父亲
性接近而留下不快记忆
女儿中,父亲职业为公务员
比例尤其显著公务员
职业,既带有权威性和压制倾向,同时又是谨小慎微而伪善
。他们对女儿
性接近,也是因为除女儿外没有其他可以接近
对象。这
看来,在樱庭
树
小说《
男人》中,主人公父亲
职业为“海上保安厅职员”,也深具意味。
既非“父亲女儿”亦非“母亲
女儿”
“父亲女儿”,会重复生产父权制下
“父亲
女儿”。做“父亲
女儿”,意味着甘心忍受自
厌恶和性别压抑。
们必须切断这种恶性循环。
可是,要想从“父亲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