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问得如此详细,说明徽州府并不完全信任婺源县保龙报告,要看更具体
数据。
这是个很有趣现象,要知道,虽然知县是知府
下属,可他
任免权在吏部,两者
利益并不完全统
。知县为
己私利,瞒报蒙骗知府
事,在明代屡见不鲜。
梁应泽看得出来,“禁绝烧灰”
知。
谭昌言这
篇公告文,可以说是明代知县施政思路
个实例,体现出
高超
平衡手腕。士绅们虽然出
钱,但保住
龙脉;灰户们虽然没
营生,但得
实利;官方居中协调,分文不出,即把
大片山地收归国有,可谓皆大欢喜。
这个办法试运行年,谭知县觉得成效不差,于是将整个保龙方案上报给徽州府申详。
这个申详,是公文术语,意思是向上级详细汇报,以便让高层及时掌握情况。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婺源知县提出“禁绝烧灰”只是
条临时行政命令,只有得到徽州府
认可,才能形成
项永久地方法规。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二十四日,申详正式提交徽州府,由知县谭昌言、县丞马孟复联合署名。正文里别话没多说,只是反复强调
龙脉毁伤对科场
影响:“迩来秋闱不振,士子多抱璧之悲。倘日后正脉尽颓,学宫有泣月之虑……厘革系通邑公情,盛衰关学校大事。”
【注释】
迩来秋闱不振,士子多抱璧之悲。倘日后正脉尽颓,学宫有泣月之虑……厘革系通邑公情,盛衰关学校大事:县近年来在乡试中
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士子个个才高八斗,
到考试就发挥失常、名落孙山,真可惜啊真可惜!倘若日后龙脉彻底崩塌
,
县
科举成绩还有啥盼头呢?恐怕只有独自对月哭泣
份
!(所以,不能再等
。)必须整顿改革,禁绝烧灰,保住龙脉,这是
县所有老百姓
期盼,是关乎科举兴衰
头等大事!
从府级
视角,最为看重
地方上
两项宏观数据
个是税赋,
个是科举。前者关乎钱粮,后者关乎官场。婺源县
*员反反复复强调“秋闱不振”“县学盛衰”,正因为这是徽州府最关心
痛点。
果然,此事上报之后,引起徽州知府梁应泽
高度重视。不过他也很谨慎,没有大笔
挥表示同意,而是回
封信给婺源县。
在回文中,梁应泽问连串
问题:“此岭来脉自何山?其峰高若干?呈中崩洪、日、月、文笔、砚池各何所指?坐落何方向?何都图?离县学远近若何?当地之民何以不遵?岂有*豪主于中而鼓愚民以无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