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很难分说,但对个不到十岁
孩童而言,
觉得太沉重
。
进入小学之后,立即展现出运算方面
优势,看到同侪被简单
数学习题难倒,
很讶异,也终于正视到自己在数学这
科
确领先他人不少。
心中充满矛盾与冲突,有时,
埋怨母亲分派
功课太繁重,有时,
又感谢母亲
先见之明。
因为其他学科
表现不是很突出,数学
科是
成就感
主要来源,久而久之,
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个科目,会自己安排更高阶
题目。母亲很满意
主动,日子久
,她对数学这
科
干预也少
。
但这不代表她将松绑对规划,母亲为
开辟
第二个战场:英文。
母亲英文非常流利,她天生语感就好,又在美国拿到语言相关
硕士学位。母亲相信,只要在英、数这两科拿下顶尖
成绩,在台湾
教育体系下就能无往不胜。因此,在既定
数学习题之外,
每日例行事项又多
背单词和阅读英文小说。
很遗憾,没有遗传到母亲
语感,第
千个单词还算简单,
很快地背熟
,进入第两千个、第三千个单词后,
进度有些停滞。英文是母亲颇有心得
领域,她在这方面
要求当然更严苛,
数学不劳她操心,她便盯着
英文。
越是心急,就忘得越快。
随着年级往上升,母亲“见贤思齐”心态也跟着升级。只要
身边出现
很会读书
小孩,她就会急着去请教那位同学父母
教育方针,并且迫不及待地在
身上实施。母亲在翻阅报章杂志时,花最多心力阅读
无非是教育
栏,她会找
些参与数学、英文竞赛获取高分
报道,剪下来,注记他们获取高分
关键,要
读那些重点。确定
看完之后,她会很慎重地问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
心得?找出你在背单词时犯
错误
吗?”“现在,你知道你计算
数学习题不算多
吧?比你认真
人多得是!”
母亲想用他人例子来激励
。
然而,在当时听来,这些话语都在讲同
件事:
不够好。
小学四五年级时,发生
起很经典
事件。姑姑和姑丈因公得出国
个月,他们把小表妹带来
们家,请
们帮忙照顾。
跟表妹不算熟稔,年纪相近,倒也很快地玩在
处。那时,
妈抱回好几本英语题目,想要检验
程度。有
天,
妈下班回来批改
考卷,那回
试卷有
比较不擅长
助动词,
犯
个很基本
错误,还
犯再犯。母亲脸色沉
下来,叫来电视前
小表妹,把铅笔交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